员工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学研究 > 员工动态 > 正文
304.cam永利集团彭争春教授团队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上发表OLED器件论文
发布时间:2019/03/22 00:00:00 | 点击:

从巨型显示屏幕到小尺寸移动通讯设备,有机电致发光器件(OLED)引以为傲的现场感曲面设计使显示产品充满科技感。2018年年底以来,柔宇、三星和华为相继发布了基于OLED的折叠屏幕手机,让人们见证了柔性可延展OLED世界的未来已来。在日益深入的OLED研发中,高效率和低滚降(roll-off)是衡量器件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。近日,光电工程学院彭争春教授团队研究了两种即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(TADF)性能、又具有聚集态诱导发光(AIE)特性的OLED材料,从而有效提升了OLED器件的上述两个性能指标。TADF分子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来提高器件的效率,而AIE分子通过抑制浓度猝灭(concentration quenching)和激子湮灭(excition annihilation)来增强固态发光。

彭争春教授团队合成了两例基于萘酰亚胺的红橙光分子NAI-BiFANAI-PhBiFA,两分子由萘二甲酰亚胺受体(D)单元和芳胺供体单元(A)组成。与NAI-BiFA相比,NAI-PhBiFA在D和A单元之间插入苯基桥连,通过空间结构扭曲导致发射光谱蓝移。团队利用NAI-PhBiFA作为橙色发光分子制备的非掺杂OLED,其EQE仅为1.39%,而基于NAI-PhBiFA的掺杂OLED最大EQE达到了7.59%,最大电流效率(CE)达27.95 cd A–1,最大功率效率(PE)达20.97 lm W–1。此外,团队基于NAI-BiFA发光层制备的非掺杂器件实现了CIE色坐标(0.65, 0.34),该值非常接近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(NTSC)标准红光(0.67, 0.33)。该工作对于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应用和功能化开辟了新的途径。

该研究工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旗下的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》期刊上。陈硕博士为第一作者,彭争春教授为通讯作者,永利集团是唯一通信单位。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基金、广东省教育厅应用研究项目、深圳市学科布局项目、深圳市自由探索项目等基金的支持。

文章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19/tc/c8tc06163g#!divAbstract

Copyright©3044am永利(中国)集团官方网站-欢迎光临 版权所有